追风少年🇳🇱

《居住区规划原理与设计方法》摘

教材/胡纹

---

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Tonnize)提出了形成社区的四个条件:有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一定区域内相对独立;有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有相近的文化、价值认同感。

---

山地也造成了交通条件分配上的不均匀。水平方向的交通路线长,但交通便利;垂直方向的交通路线短,但费时费力。这也是山地交通的特色。横向的平路与纵向的阶梯,尤其是阶梯建构的倾斜步行交通更成为许多人对传统山地居住区的集体记忆。

---

居住区规划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力求不断实现规划目标的过程,其间决定是否能够或有效地实现规划目标的重要因素是规划结构。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的构成要素可划归为用地、设施、交通、景观、空间五个部分。在考虑具体的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构思过程的第一步往往是对规划结构进行组建的过程。构成要素被划归为上述五个部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相互重叠交叉的一个半网络的结构关系。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布置方式和城市道路(包括公共交通的组织)是影响居住区规划结构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居住区规划结构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此外,居民行政管理体制、城市规模、自然地形的特点和现状条件等对居住区规划结构也有一定的影响。

---

围合空间具有安全性、安定感和归属感,易于提供亲切宜人的、可靠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为居住空间层次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评论
热度(3)
© Kaka | Powered by LOFTER